时 间:12月22日14:00–17:00
地 点:地坤楼409会议室
主持人:王璐教授
序号 |
报告人 |
报告题目 |
1 |
赵 林 |
强台风特殊流场效应对大跨桥梁动力作用 |
2 |
周英武 |
高延性与耐腐蚀的新型结构体系研究 |
3 |
吴 超 |
CompositeMaterialsforSustainableandDurableCivil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
赵 林:同济大学伟德bevictor中文版教授、博士生导师,桥梁工程系主任助理。201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0年和2003年在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和同济大学分别获硕士和博士学位。2007-2010年多次获得日本文部省资助作为短期访问学者在东京工芸大学和宫崎大学访学交流。2013-2014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美国诺特丹大学从事访学研究。现任国际壳体及空间结构学会(IASS)工作组委员。长期从事桥梁和建筑结构抗风性能 研究,提出了多种灾害气候模式大跨桥梁和大型冷却塔结构风效应分析理论,建 立了强/台风-雨场演变与极值荷载预测模型,分析了典型结构构件强紊流气动荷载非定常和非线性效应,解决了桥梁在风-雨-结构耦合环境气动力荷载效应和大 型冷却塔风效应实验和理论分析的多项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现已公开发表重要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SCI和EI论文收录共80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项、实用新型技术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10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2项。
周英武:深圳大学伟德bevictor中文版教授,博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广东省滨海土木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从事FRP组合结构、FRP加固混凝土结构、绿色混凝土材料、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与延性等方面的研究。近五年主持和参加各级科研项目20项:主持国家及省市级等项目9项,主要包括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面上项目2项以及深圳市基础研究项目2项;参与科技部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重点国际合作项目子课题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在ACI、ASCE等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20篇,EI收录15篇,CSCD收录11篇。论文被SCI他引合计100余次,单篇最高SCI他引 40余次。申请及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5项:授权2项,实审13项,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6项。近年来,获人才基金及荣誉3项,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
吴 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伟德bevictor中文版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2013年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Monash University, Melbourne, Australia)获得哲学博士,专业方向为结构工程。迄今已经发表论文40余篇, 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检索论文19篇,总计引用172 次,H-index为9。主持包括澳大利亚、瑞士和日本的国家级科研基金3项,同时参与多项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基金项目。现任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国际FRP建筑工程应用协会(IIFC)、国际桥梁维护与安全协会(IABMAS)会委员。